【機電在線訊】中國自從加入世貿組織以來,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國內汽車保有量突破3億,躍居世界第二位。如此龐大的保有量需要同樣龐大的后市場服務來支撐,因此就有大量的資金不斷涌入汽車后市場行業。

不過,金模網CEO羅百輝認為,如今暴利時代已經過去,在激烈的汽車后市場產業,產品類同、價格徹底透明,各種促銷戰、服務戰、會展比拼等各種明爭暗斗不斷,往往兩敗俱傷,甚至引起行業性動蕩。不少商家只能另辟新徑,通過創新尋求新的利潤點來賺取微利。 4S店帶來新出路 傳統的汽配生產銷售模式是廠家將產品供應給各地代理商,代理商在各地汽配城進行區域批發和零售,并對銷售情況和供求需要進行反饋給廠家。其實汽配生產廠另一塊巨大的市場是對全國4S店的供貨。因為供求雙方越級而直接接觸,4S店采購同質量的產品,汽配生產廠將具有超強的價格優勢。因此,汽配廠商主導研究與4S店的合作,大量滿足對4S店配件的需求,將是配件廠商的新出路。 對于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國汽車配件,在羅百輝看來,還需要不斷修煉內功,培養起自身的內生新動力,創造兩倍三倍甚至N倍的價值。堅持技術創新和研發,掌握核心的競爭力,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在全球激烈的汽車用品領域競爭中,實現持續的增長,從而在世界汽車用品市場上占據更有利的位置。 但中國汽車用品4S品牌產品質量、技術的不斷提升,正日益受到國際買家重視,在產品同質化現象下,中國汽車配件4S市場需求日趨多元化。 要做到這種模式,配件廠商必須做到三點。首先,配件廠商有開增值稅的能力,即小規模納稅人;其次,要求汽配廠商對某個品牌的系列車型配件做到齊全,能滿足4S店的采購要求;最后,也是最基礎的一點——尋求與4S店全面接觸合作的專業平臺。全國有15000家4S店,4S店備件部采購量非常巨大。 據了解,3M在中國則將其8000種汽車售后產品覆蓋到700家特約美容店、6000家汽車維修廠和4S銷售中心;德國的伍爾特集團在中國100多個城市建立起銷售服務網絡,致力于汽車后市場服務。 汽車配件網購路 汽車配件是汽車后市場的三大板塊之一,也是目前發展最快、前景最好的行業之一。急速增長的私家車帶旺了汽車后市場的需求,汽車后市場爆炸式增長。從原來車壞了才到汽修廠修理,到如今的汽車裝飾、養護、改裝等個性化的需要,汽車配件市場發展為一個無限大的終端市場。從GPS多功能一體化的汽車娛樂系統,汽車座墊的個性化裝飾,到新式的環保型的汽車配件,如汽車氧吧、車內空氣清新器等都是近兩年車主熱衷的汽車個性消費,汽車配件行業發展速度一日千里。 羅百輝指出,進入21世紀,網購以橫掃千軍之勢,影響著每位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及購買興趣,企業家觸“電”,漸成趨勢,汽車配件行業也無法避免。電子商務模式的運用對汽車配件行業來講是一條能令企業迅速發展的“高速公路”,較之傳統渠道而言,有著無法比擬的優勢:低廉的廣告成本、銷售成本,目標客戶的精準定位、一對一個性營銷的制定、豐富而全面的資訊等等,將使企業擁有一個商機無限的發展空間,是企業謀生存、求發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淘寶網上的汽車配件網店已經超過5000家,月銷售總額超過5000萬。網絡成為年輕車主們購物的****渠道,網絡營銷促使汽車配件行業提前進入“網購時代”。 由于國家對電子商務及信息化的發展高度重視,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一個不可逆轉的大趨勢,而汽車配件行業結合電子商務將會得到更好的發展。 網購,只不過變了個方式,成本卻大大降低,并且有范圍極廣的消費群體。網絡購物風行,低價是其能獲得市場青睞的“殺手锏”。網購甚至成為不少市民的生活常態,開始取代部分超市、商場消費的功能。網購群體、網購品種逐漸擴大。 隨著近幾年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網購的群體越來越廣,實體店購物和網上購物無疑會出現相重復的群體,縱觀價格、消費人群、成本支出等,網店似乎略勝實體店一籌。網購已成了不可逆轉的趨勢,羅百輝指出,實體4S店不會消亡,但網店代表以后的趨勢。商務部近日發布《關于“十二五”時期促進零售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間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5%,零售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的目標。為此,商務部提出促進網絡購物,鼓勵大型零售企業開辦網上商城。 改裝市場空間大 中國汽車后市場經過幾年勢頭迅猛的發展,已經趨向成熟。暴利時代已經成為過去,產品同質化、價格透明競爭激勵、供求基本趨向飽和,汽車后市場已進入“微利時代”,甚至有廠家和代理商逐漸對行業失去信心。 全面競爭時代需要汽配廠商轉變思想創新經營,主做4S店,轉型改裝將是其新的出路。羅百輝認為,只要轉變思路,配件廠商做改裝也具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汽車改裝產業在中國逐步浮出水面,汽車改裝正逐步成為時代潮流和合法化。單單是中國西部,特殊的地理環境決定其交通必定以陸路運輸為主,并且汽車改裝將成為必需發展的產業。 在我國,汽車后市場的概念形成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廣義上來說是指汽車落地銷售以后,圍繞汽車使用過程中的各種服務,它涵蓋了消費者買車后所需要的一切服務;狹義上被理解為消費者在用車過程中所需要的維修、保養、裝飾、美容、改裝、油品等服務。 在人民物質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和汽車產業的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的汽車后市場經過十余年的成長,市場優勢日趨凸顯,發展勁頭日漸迅猛,行業前景也越來越明朗。有關人士把我國過去十余年的汽車后市場劃分為四個發展階段,即1990-1996年的開始階段、1997-2006年的快速成型階段、2007-2010年的行業洗牌階段、以及2011年及以后的高速發展階段。 在這四個發展階段內,汽車后市場的主要服務對象也發生了本質的改變,由開始階段的公務車專屬,發展到快速成型階段的公務車為主、私家車占15%,再到行業洗牌階段的公務車和私家車各占五成,又到高速發展階段的私家車為主。服務對象的變化是私家車快速普及的必然結果,更是汽車零部件行業財富契機的征兆。 當前,中國汽車后市場正處于高速發展的時期,隨著中國汽車整車消費市場的進一步調控和變革,汽車用品將迎來一個發展黃金期,行業發展也將更加規范化、標準化。金模網CEO羅百輝表示,汽車配件售后服務的利潤是整車銷售利潤的3倍,相對整車銷售,汽車后市場具有一到兩年的滯后期,2009~2010年整車產銷高速發展增長,2011年整車銷售增速放緩,我國汽車用品市場總量突破4000億元,2012年汽車后市場消費將迎來高峰期,汽車配件市場總量有望超過6000億元。 我國的汽車保有量每年都在增長。據工信部預計,至2020年,國內汽車保有量將超過2億,而私人轎車的所占比例將超過60%。因此,在國內,無論就汽車生產市場還是汽車后市場而言,零部件企業的市場蛋糕只會越來越大。 |